带动四千余名农户人均年增收超一点二万元
安徽全椒县碧根果产业“甜”了百姓日子

10月以来,“中国碧根果之都”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的空气里飘着一股坚果香气。在当地六镇镇一片2300多亩的碧根果林里,合作社负责人罗世余正带着工人忙活。一台专业的摇果机抱住树干,随着一阵高频振动,碧根果像雨点一样落下,工人们跟在后面,麻利地把果子收拢装桶。“这机器好,比我们以前上树敲省劲儿多了,还不伤树。”罗世余说,10年前,他在200亩地上试探着种下这些果树,如今,不仅规模扩大了10倍,亩产也从最初的10余斤升至400百余斤。“今年预计能收15万斤碧根果,产值可达300多万元。”
据罗世余介绍,一棵进入盛果期的果树可以结40斤左右碧根果,一亩地可以种8-12棵果树。按照每亩地种10棵测算,每亩地可以产出400斤碧根果。目前,市场上碧根果 *** 在每斤20元左右,一亩地产值约8000元,利润在6500元左右。
全椒县的山地丘陵土质疏松、光照足,是碧根果适生区。2014年,全椒县调整农村林业种植结构,开始大规模种植碧根果,聚力打造县域特色产业。
但光有老天爷赏饭吃还不够。早些年,当地农户一窝蜂种碧根果,却因为品种没选对、管理跟不上,结的果子又小又瘪,卖不上价。“后来县里组织我们出去学习种植技术,专家也到地头来教,我们这才知道这里头门道深。”罗世余说,如今他的合作社常年吸纳周边50余名村民务工,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。
果子丰收了,得变成钱才行。离罗世余的合作社不远的地方,坐落着一家碧根果加工厂。加工车间里,生产线一派繁忙,刚从各地收来的碧根果在这里经过清洗、筛选、炒制、包装,准备发往全国各地。“我们一天能加工二三十吨碧根果,主要销往苏浙沪、北京、山东等地。”该厂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准备开发碧根果油、果仁、零食等附加值更高的产品,延伸产业链,提升利润空间。
2022年,“全椒碧根果”被核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2023年,全椒县碧根果鲜果产量达到1800吨,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/4,碧根果产业总产值近20亿元。截至目前,全椒县碧根果种植面积达9.4万亩,规模稳居全国县级规模之首。
更重要的是,这颗“金果果”实实在在地“甜”了当地老百姓的日子。土地流转有租金,林间管理有薪金,对于全椒县很多农民来说,碧根果树就是他们的“摇钱树”。目前,全椒县碧根果产业累计流转土地6.5万亩,年支付农民土地租金3000万元以上,直接带动4000余名周边农户就近从事营林生产,人均年增收1.2万元以上。(吕欢欢)
转自:中国食品报